1977年,我无意中成了中国第一“替考”
文/刘永路(历史系七八一班校友)
1977年,在“文革”结束后恢复高考制度的第一年,我是拿着别人的准考证走入考场的,由此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我无意中成了中国“替考”第一人,正是这场偶然发生的“替考事件”,促使我在第二年圆了大学梦。这真是一段特殊年代绝无仅有的奇特经历。
1977年秋天,我是黑龙江省佳木斯市轻工机械厂一名青年工人,也是全厂最年轻的非党积极分子,正当我的入党程序进入倒计时之际,突然传来了重新恢复高考的消息。
考大学还是入党?是我的一次命运抉择,也是工厂党组织对我的一次关键性考验!我不想因为去干一件没有把握的事而影响入党这件“终生大事”。权衡再三,我毅然放弃了高考报名机会。
高考那天早晨,我在上班的路上,遇见我父亲所在单位——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门诊部的一群知青去参加高考。其中一人对我说:“孙某某报了名却不敢去考了,因为他只上过小学,不如你拿着他的准考证去试一试,就当去玩一把吧!”
我一冲动,向孙某某讨来写有他姓名的准考证,把5角钱购证费塞给他,骑着自行车一溜烟地直奔考场。1977年的高考是各省出题,只考政治、语文和数学,考题不难。我记得语文60分的作文题是《每当我唱起东方红》,我文思泉涌,直写到铃声响起……
一个月之后,我把这件事淡忘了。突然有一天,高考成绩张榜公布,孙某某榜上有名!当时的高考录取率大约是30:1,孙某某没参加考试却金榜题名,顿时引起一场调查风波。调查结果很快水落石出,最终宣布这个高考成绩作废,对于我和孙某某全都无效。现在想来,那时的我干了一件“史无前例”的事儿,从时间上讲确实是全国第一“替考”,但和后来出现的“替考枪手”现象却有性质的不同。
1978年2月,我如愿以偿地加入了党组织,成为一名预备党员。那场已经平息的“替考风波”,反倒时时鼓起我考大学的勇气和信心。1978年夏天,我正式报名参加全国统一命题高考,顺利考取了银娱优越会7176111历史系。记得全校开学典礼那天,我代表全体78级新生登台发言,从心底里喊出了一声:“我们报到来了!”
40年弹指一挥间,如今我已是海军大连舰艇学院一名资深教授,有着35年的教龄和400多万字的学术成果。40年前那段难忘的经历深深地印在我生命的底片上,成为我不忘初心、继续努力的力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