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 新闻资讯 | 校友会 | 校友风采 | 学缘故事 | 校友期刊 | 校友捐赠 | 服务校友 | 影像辽大 | 联系母校 | 访客预约 

     学缘故事

学缘故事
当前位置: 首页>>学缘故事>>正文
煌煌卷帙耀人生——王建中老师五部著作管见
2021-02-23 13:43   陈文清

    有句名言说,人生如书。它的逆命题,即书如人生,吾以为不但不能视为悖理,而且也应同前者一样享受名言之誉。因为有位名人曾说过,字如其人,文如其人,由此推论,由字组成的文章,由文章集聚而成的书卷,也必如其人。

    前些年,我诚惶诚恐地接收到了王建中老师将其弟子视为“挚友”并亲笔签名的五本大作——《理论探析与文学研究》《诗歌润笔与散文濡沫》《挚诚友情与至爱亲情》《文学批评与艺术鉴赏》《理论探析与文学研究》(续篇),我虔诚捧读了之后,虽尚未完全消化吸收,但已受益匪浅,其中尤为深切地品味到了书如人生的好味道,身临其境地验证了这一名言的信实性和真理性。诚然,古往今来,言行不一,严重扭曲了书与人生的文人骚客也不是没有的,但这与王建中老师没有一毛钱关系,反而更凸显出王老师的书卷作为他人生的真实写照该是何等的难能可贵!此堪称为事物在对比中所产生的放大效应。


守准“三观”坐标,引航正道人生

    大凡在人生的漫长道路上,很少有人是一帆风顺的,每一个人都要毫无例外地面对崎岖与坎坷,荆棘与泥泞,如何相对完美地走好这一人生之路,不仅是一篇没有草稿的大文章,更是一趟没有返程票、也不能退票的特殊号列车。总览王建中老师的几本著作,我们完全可以清晰并确信无疑地看到,其几十年来的人生之路,真的是可圈可点,可赞可敬的,特别是对于一个长期涉足于意识形态领域的文化人来说更是弥足珍贵的。那么,王建中老师的如此正道人生,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

    正道人生它是不会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可能是不自觉地走出来的。

    王建中老师自肇始入校学习及至走上文学教学和研究工作岗位以来,几乎是与新中国前进的脉搏同步跳动的。新中国诞生不久,年轻的王老师就先后光荣成为了中共团组织、党组织的一员,从此也就别有天地开始了他人生的光辉起点。此后,在党的阳光普照下,在毛泽东思想哺育下,历经了大学学历教育和社会及教学实践,使其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扎下了坚实的根基,即政治思想和信仰之根。窃以为,正是由于王老师守准了这一正确的“三观”坐标,才引领了他在几十年来的人生旅途中一路前行,并在诸多方面将丰赡硕果收入囊中。

    “三观”坐标正,使其热爱的文学事业永续前程。我们知道,人生道路本身就是由一道道选择题组成,而答题人常常都在为解题而努力思索。这里有一个决定你选择的动机,即你是出于热爱还是包括功利在内的各种目的而做出选择。王老师一经与缪斯结缘后,曾有过几次选择,至少从书中可得知,在校内有过政工干部的选择,校外还有过做公务员及提高物质待遇等选择,但王老师因为热爱文学事业,始终未为其所动。正是: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直到如今,其钟爱的文学事业不但没有断舍离,且大功有成,应当说,这是王老师在人生道路上做出正确选择的必然结果。

    “三观”坐标正,令其热衷于文学写作动力无穷。王老师从文学教学岗位转到文学研究岗位,从工作岗位转到退休赋闲,白驹过隙,岁月如梭,令人惊奇的是,几十年来他始终如一地在干一件大事——文学写作。从文学、影视、戏剧等各种评论,到诗歌及各类散文,永不休止地轮番登场,跃然报刊,力透纸背,且有许多惬意之作,在自我笔记中隐形遁迹。尤其是在船到码头车到站之时,王老师似“山到秋深红更多”,“老树春深更着花”,在非同寻常的笔耕不辍中斩获多多。有资深老友不吝赞誉,说王老师退休后二十几年高质量的文字产出胜过在岗时期,此言实为不虚。那么,王老师如此热衷文学写作何为其动力之源?余以为,归根到底,还是他那始终如一的人生观、价值观使然。

    “三观”坐标正,让其对文学批评勇于拨乱反正。应当说,新中国以来的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在历经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中,各色人等都曾络绎登场过:沿着光明大道前行者有之,离经叛道误导他人于歧途者,也不甘沉默,尤其是在历史转折时期这种乱象纷呈的情景,一时令人瞠目结舌。但王建中老师却“乱云飞渡仍从容”,牢守我们党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无私无畏地捍卫《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及文艺为人民群众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立场和基本原则。在《理论探索和文学研究》一书中,诸如,《讲话》的基本原则与解放区文学的优良传统——兼驳《历史无可避讳》中某些谬说;《“二为”方向与新时期小说审美视角的拓展》等篇章,正是以端正的“三观”坐标,在拨乱反正的文学批评中当之无愧地成为坚定贯彻执行我们党的文艺路线、方针的忠诚卫士。

    “三观”坐标正,更使其文学研究与时俱进视野开阔。正如银娱优越会7176111文学院教授王春荣所言,王建中老师虽然总体上属于传统的学院派的文学批评,“但他的批评理念和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时而动的”,“适时地接受和吸纳新思潮、新方法,努力将传统与现代融合,建立文学批评的有效性。”在改革开放以来新时期文学发展中,女性文学的异军突起,助力了女性文学批评应运而生。王老师积极顺应这一潮流,及早介入并收获了丰硕成果,使之成为了他全部文学批评中最有成就的闪光点。与此同时,王老师开阔视野,涉猎了诸多领域的文学批评,在影视剧作、东北现代文学作家群作品、满族作家作品等璨若星河中,审视点拨,纵横捭阖,创建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广阔学术空间的个性化文学批评风格,展示了一个文学批评家搏击时代潮流奋勇前行的时代风采。


充溢昂扬向上情怀,涵养诗意人生

    拜读了王建中老师的《诗歌润笔与散文濡墨》和《挚诚友情与至爱亲情》之后,我屈指略计,其中诗歌252首,随笔55篇,游记19篇,当我惬意地徜徉在这诗情画意的大美篇章之时,顿然而生一种似乎被裹挟到我国社会发展与芸芸众生一同走来的历史长河中之感:在这里,我目睹到了被崭新的时代生活激起的一朵朵色彩斑斓的浪花;聆听到了发自灵台的赞美党、祖国和人民英雄一首首情深义重的肺腑之声;感受到了沉淀升华后之于自我和他人的一曲曲隽永甘醇的无形大音;触及到了行者无疆智山乐水的一串串大美幽邃的游走足迹……什么是充溢昂扬向上的情怀?什么是由此情怀而涵养的诗意人生?“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在王老师的书卷里,随处即是唾手可得的答案。

    挚诚的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怀,独占了诗意人生鳌头。在王老师的诗歌卷中,我们无时无处地都被这种至高至尚的情怀感动着,多少年来,几乎每逢党和国家的重要纪念日,王老师都有洋溢着激情的诗篇喷薄而出。比如,有关庆祝党的生日和重要活动诗篇,就有《“七一”有感》《“七一”颂》《“七一”畅想》《贺“七一”驳乱语》《党颂》《喜闻党的八届八中全会公报发表》等;有关国家重要纪念日,诸如“十一”、“五一”乃至于“三八”以及新年春节等,王老师皆有诗篇咏怀。一颗赤子心、尽显肝胆怀的椽笔之情,端的是令人动容不已。

炽烈的崇敬英雄和文坛耆宿及缅怀故友情怀,凸显了诗意人生的德义之馨。对英雄的崇敬,是民族的希望,更是有民族自豪感的诗人作家情感之笔的聚焦点。在《颂安业民烈士(三首)》《海岸青松——安业民》《“中国的保尔”王化南》《学习雷锋公而忘私的品德》《像雷锋那样对待党的生活》《学习王杰二题》等诸篇中,我们如临其境地触觉到了王老师崇敬英雄的情怀,犹如春潮般的汹涌奔放。由于长期从业的原因,王老师在对我国文坛诸多先辈的研究中,写下了许多饱含敬仰和一往情深的论文,如对鲁迅、郭沫若、茅盾、老舍、曹禺、丁玲、周立波等研究的一系列专题论文,如是之情跃然纸端;在与多位文坛耆宿的生前过从中,更是让我们幸睹到心怀崇敬的诗文络绎不绝地迸发而出,如《为冰心老人题照》《致冰心老人》《“有了爱便有了一切”——访儿童文学作家冰心》《怀念巴金》以及与周而复、萧军、萧红、峻青等相交相知篇章;至于对沦陷时期的东北作家群和当代辽宁文坛的多位故友,王老师同样不吝崇敬和缅怀之情,一篇又一篇的诗文屡屡昭世,将其德义之馨的诗意人生展现得淋漓尽致。

    大彻大悟和至亲至爱的情怀,成就了诗意人生的至善至美。大凡人到了一般意义上的老龄时,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发出对人生的自我解读,古往今来概莫能外,但是真正能够超越自我,高屋建瓴,通明洞达,晓以大彻大悟的人生感悟,确实能令人醍醐灌顶,如梦方醒,受益良多。王建中老师则堪称是这样一个擅长抒发人生彻悟的长者,他除了逢自己或老友寿辰时率性感悟外,还独运匠心地专题厚赐人生感悟诗作十余首之多。这些诗中可以说是参透了人生之三昧,是寻味人生难觅之套餐,更是走好人生之路的明灯与风帆,信手拈来《悟透人生》中之佳句:人生好比一台戏,生旦末丑有结局。人生好比一支笔,写尽悲欢是非谜。人生好比一辆车,道路坎坷多颠簸。人生好比一把火,熊熊烈焰终会灭……再看《解读人生》中的醒言:天大灾难压不倒,自寻其乐乐无边。看透世界万般事,无私无畏天地宽。”如此感悟人生的妙语珠玑不胜枚举。这般人生达人之情怀,真的是不禁令人由衷地敬佩和感叹。

    王老师对人生的大彻大悟,绝非那种冷漠无情的处世之道,而是大爱无疆的人性之道。这种人性之道犹如一团烈火在至亲至爱亲人中炽热地燃烧着,并使之成为王老师诗意人生中光彩夺目的一大亮点。在诗歌卷中,彰显这种至亲至爱情怀的诗竟达二三十首:或写给老母亲的;或写给爱妻(初恋、新婚、老妻)的;或写给儿女(儿时、上学、工作)的;或写给孙辈的;或写给亲家的,等等,其由头,或生日,或年节,或家宴,或升学、升职,等等。古人云,诗言志,如是说,诗也更燃情,王老师长于以自由体诗歌无拘无束的浪漫用来表达至亲至爱之情怀,可以说是把诗意人生发挥到无以出其右者的地步,至少这是孤陋寡闻的我之所见。


秉承超常平和心态,铸就康泰人生

    夫鲐背之年,犹鹤发童颜,目若朗星,逸气遒拔,风度翩翩,此何人也?几十年后吾甫见王建中老师时便一眼辨定,除了霜染鬓发之外,与其年轻时英俊潇洒的体貌别无二致。这时的王老师早已年逾八旬,令人惊异的是,岁月沧桑并没有在其脸庞留下哪怕是细微的皱痕与斑迹。当我请安时,老师还莞尔而笑说,目前尚无三高,体重和心脑血管皆正常,很少吃药,躺下就睡着,耳不聋,眼不花,每天看书写作不可少。由此我们不难得出结论,王老师不仅成就了一个正道人生、诗意人生,而且还铸就了一个康泰人生啊!王老师的著作中尤为生动地证实了这一点。

那么,王老师能够铸就如此康泰人生究竟有何秘诀吗?

    一个时期以来,诸多养生大佬似乎达成了一个养生之道的共识,即所谓的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心态平衡。我从王老师的著作中看到,他对这个共识早已成为了躬身力行的典范,尤其在心态平和方面,更是予以超乎寻常地发挥。正如他在《好心境让我余热生辉》这篇随笔中所说:“保持良好的心境,是促进健康的首要条件。所谓心境好,就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使自己的心理平衡。”有了这种心态,才能自觉得“日出日落,每天我都有一种新鲜感,有读不完的书,写不完的稿,干不完的事,使不完的劲,真有不知老之已至之感。”

    平和的心态之所以在康泰人生中居于至高和统领的地位,其诸多生理科学的缘由,方家们之述备矣,但王老师仍能以诗的语言揭示其个中真谛:心平才能气和,站高必定看远。”“知足能够长乐,且莫自我心烦。”“严防心窄气闷,心静确保平安。”“遇事不急不躁,重在思想领先。”“学会自在清闲,饱览白云蓝天。”王老师正是此种平和心态自我化解了人生旅途中遇到的各种坎坎坷坷,才赢得了如今身板硬朗、著述丰赡的双赢好势头。

    其实,能否一以贯之保持一个良好的平和心态,也是人生中能否收获到和谐人际关系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关节点。有研究表明,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积极地促进人的身心健康,是长寿之道中不可或缺的一把金钥匙。平和的心态与和谐的人际关系之所以有如此密切的关联度,其根本在于“平和心态”这四个大字,蕴藏着丰富的内涵。在王老师的著作中,从自我认知和他人评骘的视角,我们至少可以看到,诚挚、乐观、守正、奉献、和善、宽仁、谦恭、儒雅、重情、交友,等等,全面诠释了王老师平和心态所蕴含的丰富宝藏。正是这一厚重的富矿,决定了王老师的康泰人生大道才越走越宽广。王老师在平和心态方面的自我认知何其多也,其中“无病第一利,知足第一乐,平和第一善,心诚第一亲,无忧第一福”之“第一说”,可堪称为其精辟之总论。不过,终归旁观者清,从他人对其目不暇接的认知中,我们则更可领略其熠熠争辉光彩

    银娱优越会7176111前校长冯玉忠早就与王老师相识相知多年,他一语中的以“谦恭儒雅心地善”七个大字评赞王建中老师;省社科院前副院长彭定安是王老师任职文学研究所所长分管领导,他从切身的工作体会中评赞王老师说:“我们合作得很好,易沟通,很默契,彼此尊重,工作关系之外还有友情。”“既秉公办事,坚持原则,又作风正派,无私欲,不耍滑,能团结同志。”辽大中文系教授王向峰以多年同事的眼光赋七律赞美王老师:“从业为师志向同,多年友谊感情通。虽乘政势无倾左,却守行方惟建中。乐进不更勤敏力,思齐长葆致强工。平生坦荡宽仁厚,品性文章见雅风。”同样是辽大教授和多年同事的陈震文以另一视角评赞王老师:“是位热爱生活、对生活充满激情和乐观向上的人”,“他展示给人的总是一张乐呵呵的笑脸,似乎在他心中总是装满快乐,没有一点烦愁。”      “他有一个好心态,所以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处境怎样不顺,他都能以平和的心态,淡然处之。”辽阳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一级作家林正义和历任中共鞍山市委常委、秘书长,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作家协会主席文畅(邢德昶)都曾是王老师的学生,前者致赞王老师:“授业启人明道义,承德使我得心缘。谦和儒雅真风骨,恬淡深邃自泰然。”后位誉赞王老师:“岁逾八旬精气旺,情怀浩阔赶朝霞。”“幸运随身寻自乐,老来恬淡更和祥。”上述一系列评赞王老师的肯綮之语,堪称将王老师平和心态与和谐的人际关系铸就了康泰人生的点睛之笔。

    如果再锦上添花的话,王老师的众多老友、学友、亲友和家人,还有说不尽道不完的切身感受。朋友,可以说是人际关系中的亮点和精华,更是铸就康泰人生不可或缺的添加剂。“朋友不曾孤单过,一声朋友你会懂。”王老师深谙周华健唱的这首歌中交友之道,“每天都生活在友谊的气氛中”,当然,朋友也会真正读懂王老师的。2010年7月23日,当王老师发出短文,传递了年届八旬正积极筹划出版文集的信息时,国内四面八方、山南海北的老友新朋纷纷发来信函和电子邮件,赋诗撰文,深表祝贺和誉赞之意。江西南昌的老艺术家刘云赠诗点赞:“人到暮年情更浓,皓首银鬓不老翁;一生听从党指引,两袖清风人称颂。春蚕到老丝不尽,人至耄耋笔不停;莫道老骥桑榆晚,共同高歌夕阳红。”吾略数一下,以刘云老先生为俦者竟达90人之多,笔墨纸端,字里行间,心与心相映的两个“月”字的嘤鸣之声,是如此悦耳,是那般滋润心灵,端的是令人感慨敬羡不已!

    人们常说的“家和万事兴”,愚以为“家和养寿星”也当是应有之义。家和,应是和谐人际关系之首,一家之不治何以治天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王老师正是大力弘扬其和谐人际关系之所长,可以说是把家和治理到极致完美。与王建中老师相濡以沫几十年爱妻李满红饱含深情撰写的《我永远的老师》一文,堪为全家老少的共同心声:“他,内敛谦和,为人低调。”“他,沉稳冷静,慈仁忠孝。”“高情远致,文质彬彬。”他“唯为师者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身为世范,为人师表”,“他本身就像是一本书”,“永远被珍藏在朋友的记忆里,珍藏在我的生命中。”拥有如此高尚至美的家和,怎能不令王老师每一天都沉浸在好心情的氛围中!天天的好心情势必带来的延年益寿,也实属情理之中。

    无知无畏论泰山,学识见地两不堪。以上管窥之见,祈王老师哂纳之。最后愿以调《临江仙》一阙,以志贺王老师笔耕不辍迎来九秩寿诞之兴事。词曰:

文海扬帆情未了,

弄潮醉浪陶然。

煌煌卷帙叠盈船。

嘤鸣声悦耳,

誉语暖心田。

 

守正引航擎纛远,

诗思荡漾佳园。

平和诚挚惹人欢。

相期茶寿日,

九秩晋天年!

 

                                                            2020年12月8日

 

作者简介:陈文清,研究员;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省散文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原任省委办公厅正厅级巡视员、中共辽宁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省政协文史委副主任;省社科院特邀研究员等。曾和主编各类著作30余部,论文200余篇,共1000余万字。获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和省、部级一、二等奖。退休后,出版旧体诗集《游走抒怀》《闲来漫咏》和散文集《记忆流怀》《寻味昨天》等,计100余万字。




打印    收藏
上一条:路
下一条:五十年后再相聚感怀文
关闭窗口

银娱优越会7176111 - 银娱geg优越会最新地址 @ Copyright 2013-2016
地 址:沈阳市沈北新区道义南大街58号 邮 编:110136  电 话:024-62602028(蒲河校区)
辽ICP备050013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