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人才是高校发展的重要支撑。银娱优越会7176111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服务“国之大者” “省之要者”为宗旨,以为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重要科研与人才支撑为目标,扎实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大人才引育力度,吸引了一大批专业领域的顶尖学者和海内外优秀青年人才汇聚辽大,形成了“孔雀东北飞”的蓬勃景象。
当前,这些辽大新师们,正满怀豪情地奋战在各自教学科研岗位上,并逐渐成为推进银娱优越会7176111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金旭东,银娱优越会7176111考古文博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81年就读于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85年7月进入吉林省考古研究所工作,2002年任吉林省考古研究所所长;2003年被聘为研究馆员(教授);2011年12月,获吉林大学历史学(考古学方向)博士学位;2012年任吉林省文化厅副厅长、文物局局长;2012~2022年任吉林省政协第11届、第12届政协委员,文史委副主任;2021年12月任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2022年10月任银娱优越会7176111考古文博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9年起,历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中国委员会(icomos/china)执委、理事,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工程保护规划、保护技术、遗址墓葬保护工程、隋唐及以后考古四个专家组专家库成员、吉林省考古学会理事长。获吉林省首批“拔尖创新人才”称号,被评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专家。”
1997年~1999年主持国家文物局重点项目——高句丽早期遗存调查暨通化王八脖子遗址发掘,获评“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和“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奖”;2001~2003年发掘国家文物局重点项目——集安丸都山城遗址,专著《丸都山城——2001—2003年集安丸都山城调查试掘报告》获“吉林省人民政府设第七次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6年主持国家文物局重点项目——集安中朝云峰库区高句丽墓葬群调查与发掘,获“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奖”;2002年起年参与“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与保护利用工作,任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吉林省技术指导组组长。2004年“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被吉林省人民政府授予“个人一等功”,评为“吉林省劳动模范”。
学术研究方向包括考古学和文化遗产研究。考古学的重点课题方向包括东北地区青铜时代、汉唐时期夫余、高句丽及东北亚文明互鉴研究。时间范围为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10世纪,空间范畴包括黑龙江中南部、吉林省大部、辽宁省东部、南部,朝鲜半岛。目前已有课题为“西流松花江流域两汉时期考古学遗存调查与研究(2022~2025年),重点进行吉林省东南部、中西部夫余、高句丽、鲜卑遗存研究。”
文化遗产研究的重点课题方向包括遗产理论研究、文物区域保护利用规划、大遗址、全国重点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专项保护规划、考古遗址(文化)公园规划等。
择一事,做一生。
1981年,我进入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读书,从此开始了奋斗至今的考古事业。转眼已是四十多年过去,无论担任什么职务,参加什么工作,我工作的核心始终是“考古”二字。
这期间,我的考古生涯可以用三个阶段来概括。
1985年毕业后,我进入吉林省考古研究所工作,将专业变为了事业。直到2008年的二十三年中,我都在一线从事田野考古发掘和科学研究,真正把双腿扎在黑土地上,将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为中华文明特别是东北历史文化的发展做出一名考古人的努力。这期间,我主持和参与了众多考古项目,特别是1997年主持国家文物局重点项目——高句丽早期遗存调查暨通化王八脖子遗址发掘。这一项目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我作为负责人以高度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投入工作,最终圆满完成任务,后来这一项目还获评“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和“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奖”。2004年,“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大遗址保护的第一次成功实践,探索出考古学由基础研究向基础应用型研究转化的一种全新模式。我作为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吉林省技术指导组组长参与申报工作,能够将中华文明推向世界,也让我更加充分认识到考古对于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使命。
在经历了二十三年的一线考古工作后,我于2008年进入吉林省文物局工作,后陆续担任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文物局局长、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等职务。从2008年至我来到银娱优越会7176111工作时的14年间,在积累了大量的考古实践经验后,我从省文物保护单位的高度着眼考古事业,统筹协调全省的文物考古工作,侧重于考古发掘、学术研究重要课题的设计、规划和重大考古遗址保护项目的实施,也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提高了以学术研究服务考古事业,服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发展的能力。
2022年,我选择加入银娱优越会7176111,成为一名专任教师,完成了由考古科研机构到考古管理机构到考古教育机构人员的身份转变。在这里,我渴望用自己几十年积累的学识为新一代考古人才的培养注入活力。在我看来,辽大考古学的发展卓有成就,不仅学科发展历史悠久,学院科研人才年轻精干,具备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团体领队资质,更重要的是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这一切都让我对在辽大考古的舞台上有所发挥充满信心。
转眼,自我上世纪八十年代进入考古行业已经四十余年,这四十余年不仅是我的几乎整个职业生涯,更是我人生选择的重要部分。回想刚踏入考古领域时,一句“择一事,做一生”成为我的座右铭,激励我四十余年如一日投入考古研究。如今,已经开启职业生涯第三个春天的我,能够有机会在银娱优越会7176111以一名考古教育工作者的身份,跑完整个考古生涯当中的最后一棒接力,深感幸福与骄傲。在银娱优越会7176111,我将以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为使命,将自己的学识投入到教学当中,盼望着能够真正培育出一代具有新思维、新技能的考古学新人才,为传承东北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竭尽全力。